“原以为往后的日子都要在床上度过了,没想到住院才10天,我又能重新站起来了。”14日,在武汉市东湖医院康复科,长期卧床的王女士经过治疗站了起来,她高兴地这样说。
68岁的王女士从小就患有支气管扩张,25年前还因肺部疾病做过肺叶切除术,同时还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压等疾病。去年12月王女士因患重症肺炎住院治疗,一个月前好转出院,但身体依然虚弱便一直卧床。十天前,女儿发现她骶尾部出现了拳头大小的褥疮,这可急坏了一家人,在亲戚的介绍下将母亲送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医。接诊的外科副主任医师姚文龙通过详细评估,判断王女士的褥疮是由于长期卧床骶尾部常处于同一姿势,导致皮肤受压,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。
姚文龙指出,王女士的褥疮是长期卧床所引起,而长期卧床又是肺部问题所导致,因此褥疮的治疗只是表象,要解决根源问题,更应该解决造成王女士长期卧床的肺部问题。于是,请康复科医师前来会诊,共同为王女士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,除了针对褥疮每日定时翻身、营养支持、红外线照射创口部位,加速褥疮创口的愈合外,还对王女士进行上肢适当的抗阻训练和下肢采用物理因子治疗(中频脉冲电刺激),以提高王女士的心肺功能,预防肺炎重复发生。
经过十天的治疗,王女士的褥疮从开始的拳头大小、红肿且伴有渗出,到现在创面逐渐缩小、边缘变得清晰,渗出物也明显减少。从入院时完全卧床,到经过上肢抗阻训练和下肢的物理因子治疗,她已经能够扶着平行杠自己步行了。
姚文龙表示,像王女士这样身体基础疾病较多,长期卧床造成褥疮的患者,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伤口的愈合,更要关注患者的整体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,这样才能为患者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。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,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1.定期翻身与体位管理:定期为患者翻身是预防和治疗褥疮的基础,可以减少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,改善血液循环;体位管理同样重要,通过调整患者的卧位,使用翻身枕、气垫床等辅助工具,进一步分散压力,降低褥疮风险。
2.营养支持:良好的营养状态是伤口愈合和康复的基础。患者应摄入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富含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饮食,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增强免疫力。
3.适当的运动与功能锻炼: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,鼓励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炼,运功如床上肢体活动、被动活动等,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。针对身体的局部功能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,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,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日常生活能力。
4.心理康复与情绪支持:褥疮患者往往因长期卧床、疼痛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。因此,及时关注患者心理,加强对患者的情绪的疏导干预同样重要。
(通讯员:李秋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