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年的到来,各种聚会应酬随之不断,人们在享受美食、畅聊欢聚的同时,也容易忽视健康隐患。老胃病患者李师傅就因为一次聚餐,大过年的住进了医院。
52岁的李师傅平时工作忙碌,生活作息不太规律,几年前就被诊断出患有胃溃疡,在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后,胃部不适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,就算平日里偶尔会有一些轻微的胃部不适,自行吃点胃药也就好了。春节期间走亲访友,李师傅的饮食不像平时那么规律,大鱼大肉也比平时吃得多了一些,开始还有些担心胃病复发,好在胃部一直也没感觉不舒服,他逐渐放松了警惕。
三天前,他和许久未见的老同学新年聚餐,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,大家相聚甚欢,他也吃了不少辛辣油腻的食物,还喝了几杯酒。当晚回家后就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,还一阵阵的犯恶心,他像往常一样吃了胃药,但没想到这次用药后,症状并没有缓解,哪怕加大胃药的剂量依然没有效果,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情况越来越严重,上腹部疼痛持续不断,还出现了腹胀、食欲不振的情况。6日,实在忍受不了的李师傅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,诊断结果却令他有些意外,他的胃溃疡并没有复发,真正的病因是慢性胆囊炎,是他近期不规律的饮食和这次聚餐时的暴饮暴食、饮酒,诱发了慢性胆囊炎。
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姚文龙告诉李师傅,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,主要病因包括胆囊结石、胆囊管梗阻、细菌感染等。其症状表现多样,很多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,疼痛程度不一,可为隐痛、胀痛或绞痛,还可能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。由于症状不典型,很容易被误认为胃部疾病。
姚文龙提醒,日常生活中预防慢性胆囊炎的发生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规律饮食:一日三餐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,尽量少吃高脂肪、高胆固醇的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油炸食品等。多吃蔬菜水果、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保持饮食均衡。
2.控制体重:肥胖是胆囊炎的危险因素之一,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,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可以降低患病风险。
3.避免过度饮酒:酒精会刺激胆囊和胆管,增加胆囊炎发作的几率,所以要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。
4.积极治疗相关疾病:如果患有胆囊结石、高脂血症等疾病,应及时就医治疗,避免病情发展引发胆囊炎。
5.定期体检:定期进行体检,特别是腹部超声检查,有助于早期发现胆囊疾病,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
姚文龙强调,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等症状,不要自行盲目用药,应及时就医,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,进行针对性治疗。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,在缓解期要注意饮食调理,避免诱发因素;发作期则要遵循医嘱,积极治疗,以免病情加重。
(通讯员:周毓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