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近九旬的刘爷爷患有糖尿病多年,近两年来,他两条腿膝盖以下出现大片的黑色素沉着,干燥的皮肤上布满皮疹,脚后跟内踝上方还有明显的裂痕,裂痕处时不时冒出有明显臭味的分泌物。他不爱出门,子女劝他到医院看看他也不肯去,因为患有糖尿病,他认为自己就是患上了糖尿病足,只是继续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,皲裂的地方也会涂抹蛤蜊油护理,虽然血糖一直控制良好,但双腿的情况始终没有丝毫改善,两周前还肿了起来,在子女的坚持下,刘爷爷这才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。经接诊的主任医师伍芳详细检查发现,他双下肢有多处浅表溃疡伴有炎性分泌物,周围色素沉着皮温正常,疼痛比较明显,在行走或站立时间较长后会出现疼痛,下肢有时会有沉重、酸胀感,抬高下肢后症状可以明显的缓解,判断导致刘爷爷皮肤溃疡、黑斑的“元凶”并非糖尿病足,而是双下肢静脉曲张。
伍芳指出,在众多的慢性疾病并发症中,糖尿病足和静脉曲张引发的皮肤溃疡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,二者在外观和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,容易混淆。但实际上,它们存在诸多区别,糖尿病足的根源在于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,溃疡的部位通常多发生在足底、脚趾等承受压力较大或容易受伤的部位,溃疡形态多样,可能较深,周围皮肤温度可能降低,摸起来较凉。而与糖尿病足不同,静脉曲张引发的皮肤溃疡则主要是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,好发于小腿下1/3内侧,即内踝上方,溃疡一般较浅,呈不规则形状,周围皮肤常有明显的色素沉着,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疼痛相对明显。
经过对刘爷爷的溃疡创面进行外科换药治疗,结合中医药方泡脚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,并使用医用弹力袜、夜间抬高下肢,治疗两周后,他腿肿、黑斑、溃烂等症状明显好转。
伍芳建议,预防下肢静脉曲张,可以采取以下方法:
1.避免久站久坐,定时活动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,无论是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售货员、教师,还是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,当站立或坐着超过1小时,就应适当活动一下。站立时,可经常踮脚尖、双腿轮流动一动,促进血液回流;坐着时,不要跷二郎腿,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,伸展腿部肌肉。日常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2.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鞋子。尽量避免穿高跟鞋,选择平底、舒适、合脚的鞋子,同时要避免穿着过紧的裤子、袜子,尤其是紧勒腰部、腿部的衣物。
3.控制体重,减轻腿部负担。合理饮食配合适当的运动是控制体重的关键,应减少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4.抬高下肢,促进血液回流。在休息或睡觉时,可将下肢适当抬高,略高于心脏水平,在脚下垫一个薄枕头。
5.戒烟限酒,维护血管健康。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管健康造成不良影响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才能让血管保持良好的状态,远离静脉曲张的困扰。
(通讯员:樊云)